beat365唯一官网

beat365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委教师工作部:深入实施“一流师资工程”,谱写人才强校壮丽篇章

  • 作者:
  • 浏览量:
  • 来源:人事处
  • 日期:2022-10-13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才篇”,为我校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地位,优化完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环环相扣的全链条人才发展工作机制,毫不动摇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十年来,人事处全体同志及全校人才工作战线的同志们重点围绕打造全链条人才发展工作机制,撸起袖子加油干,谱写了壮丽的人才篇章,为我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得到全面加强

坚决扛起“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我司成立了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校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责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我司党委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时传达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谋划我校贯彻落实措施。我司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冲锋在人才工作一线,研究制定人才政策,带团外出宣介延揽优秀人才。

将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人才工作全过程。我司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落实《beat365唯一官网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方案》,双带头人配备率达到95%。积极利用“三会一课”等各种形式,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团结引领广大教师做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事业的忠实拥护者和坚定践行者。定期组织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开展走访慰问老专家、人才代表活动,了解困难需求,听取意见建议,每年为教师送上生日鲜花和蛋糕,表达殷切关心和美好祝福,做实做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得到健全完善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人才队伍的“第一标准”。我司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师德建设委员会,制定出台《beat365唯一官网师德标兵评选实施办法(修订)》《beat365唯一官网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系列规章制度,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高擎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签订师德承诺书、评选“师德标兵”“三育人奖”、为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全校广大教师坚定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同时,强化警示教育和考察监督,落实“一票否决制”,从多方入手,合力构建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经过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我司已涌现出以陈剑虹老校长、杜永峰教授、黄建龙教授、朱彦鹏教授、袁桂慈教授、吴卓教授等为突出代表的一批“四有”好老师和师德先进典型,培育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师德标兵6人,甘肃省优秀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校级“师德标兵”32人。

师资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创新引才理念,构建“红柳引才”体系。制定集聚领军人才、延揽杰出人才、汇聚优秀人才、储备后备人才、引进科研团队等6项高层人才和团队引进计划与制度,明确引进标准、提高引进保障、拓宽引进渠道、规范引进流程,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红柳引才”体系。制定出台《beat365唯一官网优秀博士引进与管理办法》,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确定四个层次的博士人才标准和待遇,全年常态化开展博士招聘工作,通过参加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等,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精准对接博士人才资源,抢占引才时机。十八大以来,我校共新增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470人,是十八大之前总数的1.7倍。

实施“红柳育才”工程,加强优秀人才培养。我司制定杰出人才资助、优秀人才支持、教师学位提升、人才国际化资助、创新团队建设、教学能力提升等6项计划与措施,造就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培育若干国际化背景的青年骨干教师,打造若干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构建“红柳育才”体系。十八大以来,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下,有175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返校,99位教师获红柳优青资助,23位教师获得红柳一流学科责任教授资助,10位教师获红柳杰青资助,62名教师赴对口支援高校进修访学一年。

通过引培并举,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校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478人,博士学位教师达到742人,博士化率由2013年23.08%增加至50.2%,首次突破过半;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00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8%;博士生导师160人、硕士生导师633人;45岁以下中青年专任教师93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3.33%;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选强配齐思政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培养和造就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层次和博士后人才工作成效显著

柔性引才成效明显。我司长期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实现了人才互用、智力共享。截止目前,共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7人,其中共享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10余人,甘肃省“飞天学者”讲座教授12人。聘请兼职、客座教授126人。

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我司近几年连续多人入选国家级人才或团队。杜小泽教授和张云升教授分别成功入选2016年度、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朱彦鹏教授负责的“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师团队”成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0年,李文生教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并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个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省级人才方面,3人入选“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38人入选省领军人才,33人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4人入选“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入选首批“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50余人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级劳动模范、园丁奖等各类荣誉称号。

博士后人才蓄水池作用得到凸显。十年来,我司多举并措,积极吸纳有志有为青年博士后开展科学研究,博士后科研队伍作为高端人才蓄水池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博士后规模逐年扩大,在站人数由15名增加至55名,且产出成果突出,共申请博士后面上基金60余项,获博士后资助特别资助3项、博士后面上资助一等资助4项、博士后面上资助二等资助21项。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突出业绩实绩贡献,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制定出台了教师系列、工程系列、实验技术岗位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个系列的6类职称评价条件标准,实施分层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打破过去“数数量,套餐式”的条件框架,改为由申报人自主选择报送代表性成果,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职称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内生动力,高质量的教学、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科技成果转化等逐渐增多,为推动我司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指挥棒作用。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beat365唯一官网定编定岗实施意见》暨《beat365唯一官网定编定岗方案(2018)》,进一步完善人员分类聘任、评价、考核和晋升等各项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岗位晋升转换机制、动态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等,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推进绩效工资改革,修订完善了《beat365唯一官网校内绩效津贴制度实施办法》,创新性制定了竞争性绩效工资,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避免了平均主义,有效地激励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打造“一院一策”优秀人才汇聚新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按需引进,根据校内不同公司、不同学科不同发展水平和引才难易程度,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精准施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司学科间的均衡发展。通过不懈努力,已经构建形成“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环环相扣的全链条人才发展工作新机制。

人才作用和人才效能得到有效发挥

建成一批人才高质量发展平台。在广大人才共同助力下,我司建成“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基地6个、教育部科研基地7个;与温州、兰州新区、白银、酒泉等地方政府共建了“温州泵阀研究院”“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院”“白银新材料研究院”“酒泉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区域研究院;与金川集团、东风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兰石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共建了“金川集团公司技术研究院”“兰石研究院”“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汽车轻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校企科研机构38个。有71个本科专业,2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人才效能得到充分释放。仅“十三五”期间,我司累计发表SCI论文1563篇,发表EI论文1849篇,有力支撑工程学、材料学和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排位逐年提高。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甘肃省科技一等奖4项,专利授权806项,软件登记254项,出版学术著作73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我司科研进款总额达6.25亿元,为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项目160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399项,其中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课题)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项,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第一。2021年,我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81项,创历史新高。我司不断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富有甘肃特色的研究成果,为推动甘肃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做出了“工大创新”和“工大贡献”。

十年来,我司坚持改革创新,以优异成绩交上了一份不负时代的人才答卷,扎实筑牢了我司事业发展的人才之基,并多次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省委组织部长工作会议、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分享工作做法,交流心得体会。下一步,我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在我司党委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一流师资工程”,将各项人才政策和工作举措落实落细,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站上新高地。(撰稿:刘文强;审核:韩建平)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更多>> 视觉推荐

兰工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彭家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Copyrights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beat365唯一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陇ICP备1500279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07号